惠州着力构建非煤矿山安全综合长效治理新格局
惠州市紧扣“防风险、除隐患、遏事故”主线,坚持系统治理、源头治理、精准治理,创新构建“服务赋能、科技强基、多方联动”的综合长效治理框架,推动非煤矿山安全管理质效提升。
一是创新服务模式,夯实矿山安全基础。深入推进“隐患排查治理年”“万名专家下基层”行动,通过聘请中国安科院权威机构开展“非煤矿山安全管家服务”专项治理,采取“专家指导服务+执法检查”的方式对全市16家在产在建非煤矿山企业开展全覆盖“把脉会诊”,推动矿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走深走实。专项治理以来,累计发现隐患问题712项,梳理分析共性问题49项,提出整改建议14项。
二是创新监管手段,筑牢矿山安全监管屏障。充分发挥无人机“空中鹰眼”优势,实现对矿山周边环境、采场边坡、排土场、截(排)水沟等重点区域、重点部位以及人员无法到达区域开展全方位、无死角安全巡查。通过无人机逐矿建立实景三维模型,实现“一矿一档”,并接入省非煤矿山重点企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,实现数据动态更新、隐患动态闭环、风险预警提示等线上监管模式,通过“地面巡查、空中巡查、系统巡查”三位一体的方式,实现“空地协同”监管。截至目前,已通过监测预警系统巡检发现隐患问题234项,风险预警处置157项。
三是创新联动机制,提升矿山安全监管效能。每年召集召开一次联席会议,每半年开展一次联合检查,对矿山现状、风险级别、资源储量、取缔关闭、整合重组、火工品消耗量、用电量异常数据及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重点突出问题等信息进行共享,形成涵盖公安、住建、自然资源、应急、电力能源、生态环境等部门的联席会议、信息共享、联合执法、应急响应等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新格局,充分发挥部门协调联动作用,全面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效能。
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